木馬古道|雲林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基地,30分觀景平台賞景
位於雲林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基地(石壁竹創森)的木馬古道,全長2.3公里,早期為運送木材的棧道,現修整為休閒步道,步道平緩、輕鬆好走。身為認證森林療癒師的蛙小編與皮小編,也曾在此帶領森林療癒活動,多項竹裝置設計,讓來訪的旅客能在此進行五感體驗,設有停車空間,沿途指標清楚,適合親子、長者與一般民眾在此遊玩。
怎麼去木馬古道?
木馬古道入口位於五元兩角附近,開車前來的旅客可在google map導航設定「 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基地 主入口停車場 」。
不過這邊的停車空間有限,若想在假日來玩的旅客,建議要提早抵達。
停車場未設置廁所,需要往五元兩角涼亭方向走過去會看到公廁。
再往下走,也會看到水生植物的休憩位置。
木馬古道路線介紹
▲木馬古道路線圖
▲石壁竹創森地圖
雲林縣政府現積極推動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基地,周圍景點均設置相關設施,讓前來拜訪的遊客進行五感體驗,可依照當天的時程規劃,參考不同路線,安排半天或一日遊行程。
入口旁的瀞座,很適合在此靜心、放鬆,下雨天能能遮風避雨。在竹棚坐著,彷彿跟周圍的竹林融為一體,讓自己沉靜在竹林之美。
走進步道,可沿著平緩的道路前進,慢慢感受竹林的清香氣味。
竹林中,可見到不同生命歷程的孟宗竹。幼嫩的竹子以淺綠色為主,並帶有柔和的白色細毛,呈現初生活力;成長後的竹節光滑翠綠,線條分明,與黃褐色的節理交織出視覺的層次感;邁入老年的竹子則染上深沉色彩,點綴著黑褐斑點。
近距離看,也會見到不同明暗度的綠色,點綴苔蘚,視覺也變得豐富。
視覺滿滿的綠色之外,也可尋找其他顏色的自然之美。
走到不同樹種的交界處,也能有到不同的觸覺感受。
沿途設置的石椅,也可以停下腳步,坐下放空,閉上雙眼聆聽周圍的自然之音。
滿山遍野的孟宗竹林,讓此景點有台版嵐山竹林秘境之美稱。
抬頭凝望,也能見到藍、綠色彩交界之美。
步道沿途幾乎沒有特別陡上的路段,非常好走。
步道走過來回頭看,會有另外一條岔路,往上走可通往竹林廣場,正建置新的路徑,可一路走回停車場。
我們續行平緩的土徑。
過沒多久,又會見到另一處岔路,取右,可走到低語軒。
走到竹林與杉木林的交界處,視野開闊的位置,表示低語軒快到了。
森林靜謐之處,可半躺仰頭看到樹梢竹梢的搖曳,閉上眼睛,也能聽到蟲鳴鳥叫之音。
杉木之枝葉,提供不同的觸感與視覺享受,綠、黃、褐,能感受季節輪轉之意。
若想擁有嗅覺體驗,也可搓揉葉子,能聞到一股清新綠感。
特定季節的落紅,也增添大自然色彩。
走回剛剛的岔路續行,會看到孟宗竹的地下莖,腳踩的觸感又是那樣的不同。
準備往光亮處過去,也即將走到視野遼闊的觀景台。
以半戶外竹棚設計的微風小築,提供另一個避雨的場地,可在此用餐休憩。
與之相對的則是風之舞台,也是木馬古道的觀景平台。從此處望向遠方,可見到阿里山的茶園風光。
可惜抵達的時候已經雲霧繚繞,未能見到大景,另外,由於來訪較晚,天色已晚,就沒走到終點的羊咩寮高空棧道(天空步道)。
整體來說,木馬古道適合各年齡層輕鬆探索,還能帶給旅人全方位的五感體驗,作為雲林縣首座森林療癒基地的步道,在這片竹林之中,遊客可以在此放鬆、感悟自然,並在五感探索中,重拾純粹的生命感動。
山岳/步道資訊
木馬古道 | |
---|---|
所在縣市 | 雲林縣古坑鄉 |
性質 | 中級山 |
百岳/小百岳 | 無 |
里程 | 2.3公里 |
所需時間 | 單趟2小時 |
入山申請 | 否 |
入園申請 | 否 |
山屋營地申請 | 否 |
自然保護區申請 | 否 |
最適季節 | 全年 |
推薦季節 | 2月,周圍景點櫻花季 |
難易度 | 初心者:適合懶人出遊,想美美拍照、遠離世俗塵囂、吸收山林芬多精的你! |
進階山岳/步道 | 大凍山、志繼山、錐麓古道、眠月線、司馬庫斯巨木群步道、台北大縱走第六段、台北大縱走第五段、八通關古道、大天池、大坑4號步道、屋我尾山、飛鳳山、獅仔頭山、鹿林山、麟趾山、瓦拉米步道、三貂嶺瀑布步道、東眼山自導式步道、合歡溪步道、白賓山、小奇萊步道、金針山、竹坑南寮登山步道、特富野古道、四獸山 |
同等山岳/步道 | 劍潭山親山步道、十八尖山、觀霧瀑布步道、騎龍古道、天母古道、白楊步道、撒固兒步道、天上山 |
前置訓練山岳/步道 | 希利克步道、合歡尖山、肖楠步道、坪溪古道、龜山步道、樟樹步道、麟山鼻步道 |
蛙小編的推薦閱讀